喜欢一座城市,从美食开始
好吃到开花的陕北黄馍馍
粗粮细作,松软豆馅,口感软糯,香味十足
在陕北高原的沟壑纵横间,一种金黄色的传统面食已经飘香了上千年。黄馍馍,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"金色明珠"。外皮香韧,口感略粗糙,较白面皮在松软之余又多了一股筋道。豆馅绵软甜糯,夹杂着红豆的颗粒和枣泥的丝丝口感,香甜的枣泥混着豆沙保留着最地道的陕北风味,每一口都那么质朴
关于黄馍馍的起源,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。最广为接受的一种认为,黄馍馍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。当时,陕北地区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,糜子(黄米)因其耐旱、生长期短的特性,成为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。智慧的陕北人发现,将糜子磨粉发酵后蒸制,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酸甜口感,这便是最早的黄馍馍雏形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这种易于保存、营养丰富的食物成为了农民下地干活、出远门时的理想干粮。
在当地,每逢春节、中秋等重要节日,家家户户都要蒸制黄馍馍,金黄的色泽象征着丰收与吉祥。特别是在婚嫁喜庆场合,黄馍馍更是必备食品,寓意新人生活美满、丰衣足食。这种习俗代代相传,使得黄馍馍的制作技艺在民间得到了完整保存。
制作正宗的黄馍馍是一门需要耐心与技巧的工艺,整个过程往往需要两到三天时间。首先是对原料的精心挑选。主要原料为陕北特产的硬糜子,搭配少量软糜子(比例通常为7:3),这样的组合既能保证成品的色泽金黄,又能获得恰到好处的口感。选用颗粒饱满,自然呈色的新糜子,脱壳,磨粉,细细筛选才能使用,我们一直坚持使用石磨磨粉,这样的口感和质地是机器磨面不可比拟的。
精选的馅料,需要红豆洗净加水泡发,红枣洗净入蒸锅蒸熟后去核,所有黄馍馍的制作过程都是手工完成,未添加任何的防腐剂和添加剂。
拳头般大小,外皮绽裂,内心绵软,蒸熟出锅,热气腾腾,掰开一个宣软的馍馍,天然的米香裹着枣泥的清甜和红豆沙的绵密,整个空气都是幸福的味道,每一口都能咬到馅儿!
世代以来,高原上的五谷杂粮都是人种天养,产量低、品质高。糜子蛋白质含量高,低脂,富含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,多吃这种粗粮,对身体颇有益处。用它来充当营养早餐、代替细粮主食或是作为充饥茶点,不但可以减少日常热量摄入,还能丰富饮食结构,营养丰富且易消化,是个老少皆宜的食物
黄馍馍配料:黄米面、红豆、红枣泥
规格:12个
快递:京东快递
保存:收到后请冷冻保存,吃前加热5-10分钟即可
陕北老月饼
陕北土月饼也叫酥壳八仁月饼,是陕北的传统月饼,低糖少油,香而不腻
配料:石磨老麦面粉,小米面,黑芝麻,白芝麻,核桃仁,杏仁,花生,腰果,南瓜籽,葡萄干,红糖,白糖,制作而成
每天现烤现发,无任何添加
常温避光保存,两周内食用完毕
温馨提示:手工月饼避免冰箱冷藏,会影响风味,避光常温存放即可,两周内食用完毕
规格:每份8枚
京东快递